新旧泥活
袁守仁的挑刀卡在阿福的肚兜纹上时,玻璃窗外的夕阳正把晾泥架染成琥珀色,明夜就是除夕前夜了。二十年陈腐的惠山黑泥在掌心发潮,他听见他的儿子袁昱,“袁公泥活”的传承人,在院子里第27次提起那个词:“爸,开抖音直播吧。”
“啪!”黄杨木刀柄重重磕在青石案上,震得彩绘碟里的辰砂跳了跳。角落里蹲着的一对古老的阿福阿喜像,被惊得抖落几粒金箔碎屑。
“让老子在镜头前耍猴戏?人家卖泥人是靠实的手艺,你看这‘袁公泥活’的代代相传老木招牌,不是抖音直播什么的换来的……”老人又从老花镜上沿瞪出去,檐角铜铃突然无风自动。三个年轻人站在垂花门下,穿破洞牛仔裤的姑娘正把手机架在了院子的石桌上。
袁昱拽着两个同学往后退了半步:“这是国家美院的林夏和李国斌,他们在校外做过非遗直播...”穿汉服男生李国斌背包里露出半截自拍杆,金属光泽刺痛了老人的眼角膜。他无话可说退入了房中,还叹了口气。
子时月光爬上东墙时,老人被窸窣声惊醒。工作室亮着的白光,林夏正用毛笔蘸着朱砂往镜头前凑:“这是第七遍上彩,老规矩要等头层蛤粉干透……”李国斌手里的环形灯大亮着,惊醒了博古架上的十八罗汉泥胎。
袁守仁抄起挑刀要砸设备,突然瞥见手机屏幕上的数字——正在观看4379人。弹幕瀑布般冲刷而过:“求看开眼仪式!”、“青狮坐骑能定制吗?”他僵在原地,看见自己布满裂痕的脸倒映在手机液晶屏上,急忙退后三步。看见他那样儿,袁昱叹了口气。
立冬首场直播选在寅时三刻。国斌把杨老的樟木工具箱改成补光架,林夏搬出个“袁公工坊”的霓虹灯牌。当袁昱用银针蘸取冬至井水给阿福点睛时,弹幕突然炸开烟花特效——是个ID叫“无锡泥娃”的用户打赏的斗拱模型。
袁昱手一抖,水滴精准落在泥人瞳仁里。实时评论疯狂滚动:“活了活了!”、“求教陈泥技法!”林夏突然指着某个ID惊呼:“这不是苏州非遗办的张老师吗?”国斌应道:“哎呀,真是……”
雪落满惠山时,工坊收到了第89个定制订单。袁昱在快递单上盖朱砂印,突然发现新做的阿喜怀里抱着自拍杆。西厢房传来林夏的惊叫:“袁昱!快看弹幕有人说见过光绪年间的双面泥塑啊!”
檐角铜铃又响,这次带着订单响的清脆。袁守仁老人把祖传挑刀和无线麦克风并排放在青石案上,他望了望石桌上的设备,心想:“这孩子往后做什么呢,泥人或许真要换新了。”他隐隐觉得,恐怕“袁公泥活”这店,不能总是老样经营了,不然决不能传下去。
院子深处,古老的阿福阿喜像似乎朝老人转身的背影眨了眨眼。